贞观文宗系统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封书信动大德(2/2)

文/悟道娑婆
贞观文宗系统 | 本章字数:1182   | 贞观文宗系统txt下载 | 贞观文宗系统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占了便宜,若论家世,他哪里能得陆敦义一拜。

杨说摆摆手,很是迫切地问道:“陆主事,不知罗彦小友在何处,若是方便,老朽今日就想见他一面。”

看到老爷子这个急切,说实话陆敦义越发地内心不安了。无奈,只好从袖中掏出书信,一边递交给杨说,一边回答:“好叫杨公知道,诚国公他从来到吴县的第三日,便搬到大伯的坟前守孝去了。这是昨日他托我带来的书信,还请杨公过目。”

尚未打开书信,杨说和宋好问便被陆敦义的一番回答给震惊了。传言罗彦在长安为陆德明守孝一年,原本在江南的人们只以为是个笑话,或许还是罗彦以退为进的借口。今日看来,传言反而有些太过阴暗。

因此杨说也并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反而很是爽朗地笑了笑:“能有这般尊师重道的人,想来也没那些后生说的那么骄狂。我倒是越发好奇他信中说些什么了。”

说着,还朝着两人扬了扬手中的书信。

却是这些天被陆府拒之门外的人多了,对罗彦不利的流言也顺势而起。也传这些谣言的,自然以士林文士居多。

缓缓打开书信,杨说似是有意让二人知晓,居然就这样大声念了出来:“后学末进罗彦拜言:杨公得重,忍辱赐书。以大人之尊,央后生一面。言辞恳切,心内惶惶。罗彦本庐州贫寒,得先皇圣明,邀天之幸,科考得中。又有陛下之恩隆,方有今日。才学浅薄,德行缺漏。得公垂问,岂不幸甚。

然先师驾鹤三载有余,罗彦虽长安守孝一年,不及坟前一挂纸钱。心内愧疚,日日夜夜,如有神灵,拷问自心。更兼身入宦海,浮沉两岁。未承遗志纠集黎庶,反多悖逆以遭贬谪。侥幸得无事之身,方敢至此,以赎心中之债。

以是杨公情深,不敢罔顾先师恩重;琐事繁杂,不若守孝坟前紧要。三月之后,定负荆于门前;今日之时,唯遥拜于云中。后学罗彦再拜言。”

杨说这些年也不知道读了多少后学末进的文章,罗彦的诗作和文章自然也没有少读。

原本只觉得那些文章绝非一个年轻人能够写的出来,不想今日这一封简单的书信,老先生先前不过是用吴侬软语,读到中途,情不自禁就用上了雅言。

这是老先生的习惯,好文章就该用他认为最美好的声音读出来。

读完之后,犹觉意犹未尽。只是读起第二遍又觉得坏了心中的感动,只能不住地赞叹:“好,好,好。”

陆敦义已经流下了泪水,因为罗彦的言辞,多是写他与陆德明的事情。而宋好问虽然没有这般激动,却被老先生连续三个好字给惊呆了。

能让这位下榻的,自然是故交了。宋家乃是杨老先生的姻亲,宋好问自幼就和老先生多有接触,深知随着年岁渐长,从这位口中说出一个好字有多困难。

尤其是那个用雅言的怪癖,这几年更是鲜见。

不想今日居然一次性都见到了。

不管两人的表情,杨说很是激动地自言自语道:“三个月是吗,我便在这吴县等上三个月。如今这样文采斐然的后辈不少,但这般情深意重的,却是少见了。”

随后,看着刚将泪痕擦干的陆敦义和蔼地说道:“三个月后罗小友回来的时候,且记得通知老朽,让我前去陆公坟前凭吊一番。”

([m.52kshu.com 吾爱看书网]……)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封书信动大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封书信动大德(2/2) 返回《贞观文宗系统》目录下一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你们没资格说他(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