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第十章 回阳(2/2)

文/影山红
医匡九合 | 本章字数:1320   | 医匡九合txt下载 | 医匡九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这厅堂之中,只留些仆役就是了!”

刘伦身子一震,连忙道:“好!好!”随后对厅中众官员一抱拳:“李大人身体抱恙,诸位大人稍稍回避一二,刘伦在此给诸位大人赔罪了!”

厅中众人俱是登州府的官员,这知府李大人是顶头上司,李大人默许之事,谁敢不尊,更何况还不得给刘伦几分薄面么?

众人都点头称是,依次散去。

每个人出厅堂时,都忍不住回头看向张力:真想知道这小神医是用何等手段,才将李大人救活啊!

厅中只剩下刘伦父子,以及三五个等着给张力打下手的丫鬟杂役而已。

张力又运针片刻,李大人眼神渐渐有了光彩,身上虚汗也少了许多。

张力道:“李大人,你感觉怎么样?”

李大人点点头:“小……小神医,老夫头脑还算清醒,只是感觉胸闷气紧,浑身无力……”

张力将李大人关元穴中的金针取出,道:“这一针只为逆天回阳,李大人既然已经醒来了,就不可再用,否则会有麻烦!”

李大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

张力扫了一眼厅中这几人,有些神秘地道:“李大人,你这病因是肾阳虚……”

此言一出,刘伦和刘知行皆是低首垂立,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

李大人略略有些尴尬,但很快又恢复常态:“小神医但讲无妨。刘大人乃是我同年,向来是老成持重之人……”

同年乃是指在同一年同一科的科举考试中,一起进士及第之人。

明末这官场之中,同年、师生、同乡那都是最最过硬的关系网。朝堂之上选人派官不问才学,只问派系,所以后世便有“明朝亡于党争”之说。可见这同年的关系,有时候比亲爹还要亲。

原因很简单,亲爹没法让你升官,但同年可以。

张力点点头,道:“好,请恕在下冒昧了。刚才在下一直没有辩证李大人的病因,主要是因为李大人这是肾虚,不方便在众人面前明言。”

李大人微微颔首道:“小神医果真晓事,给老夫在下属面前存了几分脸面。”

张力接着道:“大人唇淡面白,舌淡苔白,脉沉且迟,都是肾阳虚的症状。”

刘知行有些不解:“确是如此的话,想那纪郎中也是个老郎中了,为何辩证不出呢?”

张力轻轻摇头,面露自信之色:“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在场几人眼里都充满了疑惑。

张力淡淡一笑:“李大人头痛发热,只是表象。而纪郎中却把这些当成病因,只治标,不治本,结果险些坏了大事!”

众人一脸惊讶,都急切地想听张力继续说下去。

张力接着道:“行医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李大人头痛,这症状可由很多原因引起,必须小心辩证。而李大人发热,是因为大人阳虚已久,精神不佳,今日多饮了几杯酒加上厅内人多嘈杂,才有发热的症状。”

刘知行道:“那纪郎中所开的‘羌活胜湿汤’有什么不妥?”

张力道:“‘羌活胜湿汤’对着李大人的犯病时的表象,初看之下确实没有什么不妥,但坏就坏在这散热之上!”

众人疑惑更深,张力接着道:“李大人阳虚已久,这‘羌活胜湿汤’发散的作用非常强烈,发散是通过大量出汗来达到目的。而这大量出汗,正是李大人昏厥的原因!李大人真阳本就亏虚,骤然之间再度发散,导致虚阳外浮!”

这么一说厅内三人都听懂了,刘知行道:“李大人本来就阳虚,还被纪郎中的‘羌活胜湿汤’把真阳给发散出去,所以导致晕厥!”

张力点点头:“正是如此!”

李大人一脸惊恐之色:“若非小神医的医术卓绝,老夫今天就要一命呜呼了!”

刘知行道:“小神医,你最后那一针金针回阳之术……”

张力微微一笑,却不作答。


状态提示: 第十章 回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章 回阳(2/2) 返回《医匡九合》目录下一章:第十一章 东海首郡(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