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一百五十七章 准备(2/2)

文/午后方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本章字数:1527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txt下载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万事如易
矣。果然。为什么呢?”

“朕明白你想要说的话了,象子贡那样的人终是少,子贡能这么做,然而其他人做不到。可因为子贡做出了。其他人不领金不甘。领金又让子贡比了下去,所以不如不赎。”

“陛下英明,所以子路救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夫子又说,鲁人必拯溺者矣。也是孟子多次批评墨家的原因,儒家终能发扬光大的所在。其义洪正而不迂阔,其言深远而又切于实际。”郑朗忽然想到后世的什么拾金不昧,什么自家孩子遇难了不管,要去救人家孩子,种种,脑袋瓜子秀逗了,这种比墨家还迂阔的行为,能有几个老百姓思想情操达到这样的〖道〗德高度去学习?

再也不能将儒家变成伪墨家了,他心中想。

但他一个人的力量……

唉,心中叹了一口气。继续说:“所以陛下,不能以圣人的〖道〗德高度,要求大臣。那样难度太大,陛下也会无人可用。”

“与君语。朕悦”赵祯说道。

经郑朗这一剖析,早朝时诸臣失去节气的种种行径,给小皇帝造成的压力释之一空。而且此时赵祯看着郑朗,也许如他所说,散淡。可是姿态从容平和谦冲,看得很欢喜,竟然用了一个“君”的敬谓称呼。

“陛下勿用,昔日魏征对唐太宗说,使臣做良臣,勿使臣做忠臣。太宗谓何原因,魏征答道。所谓良臣,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所谓忠臣,只能像龙逄、比干那样,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臣子进谏也是如此,陛下非是恶君,为什么不能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进谏,使陛下既能听得进去,又维护了国家与陛下的名声,自己又不受陛下所恶。因此,臣说臣那天ji烈用心本无错,行为错了,在大牢里呆上一段时间,权当惩罚,亦无不可。”

赵祯本来就有些亏疚,这一听更是羞愧,又讪讪不能言。

郑朗再次拍了拍这些奏折,说道:“诸葛武候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做为人君,不仅要学会纳谏如流,什么谏能听,什么谏不用去听,也很关健。这些奏折,臣没有资格一一翻读,就便他们说的全部是对的。可是陛下,太后当真如此?看一看先帝给太后留下了什么臣子,只有王相公才德双全。至于王太师臣也评议过,时人讥之过甚,确实也有许多流媚之举。冯相公德操尚可,然伪作清贫之状骗太后五千金与重用,多少失之操守。曹相公虽死得其冤,可是晚年偏ji傲慢,自找祸因。至于丁相公,恕臣直言,此人不谈也罢,污臣之嘴。”

王钦若与冯拯、曹利用皆可以原谅,唯独这个丁谓,郑朗是半点好感也没有的。

但郑朗也不知道,这句话出,注定丁谓悲催了,小皇帝心始终是软的,多次想给丁谓一个机会。郑朗忽出此言,以后小皇帝想到丁谓,也不住摇头了。

郑朗继续说:“太后驾崩后,留下陛下多少臣子?可以说是满朝人才济济,陛下信手拈来,就可以组成一套班子,顺利的处理国政。仅凭借这一点,太后当真如些不堪?至于这些过失,臣想起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百口难调,无论是以前太后的执政,或者将要的陛下执政,若是一个大厨,烧上来一道美味佳肴,供所有人品尝。那么试问陛下,你能不能做出一道菜,让我们大宋近亿兆的百姓全部满意?”

小皇帝再次苦笑,这怎么可能。

但这样一说,对这些奏折也就更释然了。

别当真,随他们去,大不了留中不发。

“臣再说一句,看人用人看大体,顾大局,除非不管事,宁肯不作为,也不想留下话柄给人寻。如果所有大臣抱定这思想,一心不作为,靠资历上位,行不行?”

小皇帝摇了摇头。

“一旦想有作为,总能让人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让做臣子的怎么办?所以言官之论,能听则听,不能听则不听。但也不能不管不顾,那样失去了监督效果,从地方到〖中〗央,官员会肆无忌惮,胡作非为,失去了当时祖宗重视言官的美意。也就是臣所说的度。”

“郑解元,听你这么一说,似乎很难。”

“那是,权利有多大,责任有多大,陛下,太后驾崩,所有大政都交给陛下了,陛下,请问你做好准备了吗?”!。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五十七章 准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五十七章 准备(2/2) 返回《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抚琴(上)(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