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年第三节殿评文章(2/3)

文/沈茯苓
太平年 | 本章字数:1864   | 太平年txt下载 | 太平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绝代狂妃,腹黑王爷要定你狂帝的金牌宠后穿越随我心绝色毒医世子妃重生空间:丹色撩人重生之都市红颜腹黑傻王,绝宠王牌弃妃
后,说道:“其实这个宫人也不普通。她叫杨辰,出身弘农杨氏,也曾入崇文馆做过郡主伴读,受过杜学士和宋学士的指点。神皇陛下在时,婉儿掌管内命文告,也多有她在旁侍奉笔墨。”

杨辰后背一凉。又有许多探究的目光向她射来。

“原来是她,”韦皇后微微一笑,道,“昭容身边,还真是卧虎藏龙。”

“一个宫人而已,称得上什么龙虎。还是安乐公主慧眼如炬。”上官婉儿仍旧面含微笑。

韦皇后抬眸看了杨辰一眼,道:“既然公主让你评,你便评来听一听吧。”

杨辰抬眸望了上官婉儿一眼。上官婉儿不着痕迹地冲她点了点头。

“是。”杨辰说道。她转过身,冲着堂下众人低身一礼,道:“各位官人在上。奴只是一个宫人。学问有限,见识浅薄,所说之言只供君一笑。若有得罪之处,万望海涵。”

在座的高官和士子们没想到一个宫人说起话来这般有分寸,更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态度,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大明宫果然是天家贵地,连个小宫人都不容小看。

宴会中所做的文章都已摆放在各自案上。杨辰缓步上前。脚下黑石方砖如同湖水,倒映着她袅袅婷婷的影子。她先在一个青袍的年轻士子面前停下,行了一礼,抬手拿起他的文章来看。那士子很是不服气,侧头望向一边。

杨辰只看了两眼,便微微一笑。将他的文章放下,向下一个人走去。

“哎。”那士子出言唤道,“既然是品评。我写的究竟如何,你倒是说一说啊。”

杨辰停下脚步,回头望了座上君王一眼。李显点点头,道:“既然已经看了,你就说吧。说错了也不怪你。”

“是。那奴就斗胆一评了。”杨辰低身一礼,转身望着堂下众人。说道,“这位郎君辞藻华丽,将大明宫景描写得入木三分,只可惜浮华有余,反而显得空泛,实则笔力不足。再加上细节上仍有可待商榷之处,这篇文章,尚称不得一流。”

众人万万没想到这小宫人这般敢说,一时都有些愣了。那士子脸涨得通红,问道:“泛泛而谈,没有根据。你倒是说说,我哪个细节可待商榷?”

杨辰低眉垂目,淡淡说道:“郎君有‘燕来归王谢’之句。‘王谢’者,士族门阀也,虽然贵重,可到底也只是臣子,用此来代指帝王居住的大明宫,未免有欠妥当。”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惊得不仅仅是这小宫人这么短的时间便将文中语句记得如此真灼,更惊讶她只看了两眼就发现了如此纰漏。有这等功力,文思定不一般。

那士子瞠目结舌地看着她。杨辰仍旧淡淡,低身一礼,道:“奴若说的不对了,还请各位多加指正。”

“说得有点意思。”崔湜斜斜坐在席上,仰头说道,“杨宫人,不妨来看看我的?”

杨辰知道这是他在替她解围。新科士子得罪一个就够了,总不能都得罪了去。

她缓步来到崔湜面前,将他桌上的纸页拿起,入目是一首七言: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杨辰微微一笑,说道:“中书令的用词比刚才那位士子还要浮夸些。”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怔,继而满堂大笑。桓彦范拍着崔湜的肩膀,说道:“澄澜啊澄澜,枉你自诩诗才冠绝朝野,没想到今日被这小小宫人给批了吧?”

见比自己高出那么多级的官员都逃不过这个这宫人的毒口,方才那个士子的脸色也稍微缓和了些,随着众人哄堂大笑。李显高坐在龙椅上,哈哈笑着点指说道:“这个丫头有趣,犀利得很啊。”

待众人的笑声退去,杨辰方才低身一礼,说道:“其实中书令行文考究,平仄也是四平八稳,别有一种磅礴气势。华丽辞藻倒不觉得突兀,反而是锦上添花。”

“多谢娘子口下留情。”崔湜望着她,双眸中是旁人无法察觉的温柔。杨辰微微低了头,唇边也浮起一丝笑意。

忽然一旁一个文士说道:“啊呀呀,我说怎么看这娘子面熟。当日上阳宫中,流觞亭畔置酒,出口成章的那个宫人,可就是她!”

众人被他这话说得一头雾水。

“哦?”李显身子前倾,似乎来了兴致,道,“出口成章?这又是怎么回事?”

那文士起身说道:“回禀陛下。当年神皇陛下有幸上阳宫,我等曾在花间置酒斗诗,正是这位宫人执笔抄录。她一手小楷行云流水,诗才更是惊艳,实在是一不可多得之才啊!”

杨辰只觉得那些望向自己的目光瞬间变得不寻常起来。

“果真如此?”李显问道。

杨辰俯身下拜,说道:“陛下,奴当时不过一时兴起,信口胡言,难登大雅之堂。”

堂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暗自揣测着帝王此时的心思。有两两离得近的,互相递一个眼色,这个小宫人怕是要平步青云了。

“如此说来,倒真是一大才了。”韦皇后突然开口,含笑说道,“如此才学断没有埋没的道理。陛下,臣妾想向您请个封赏。”

李显侧身望着韦皇后,道:“皇后尽管说。”

韦皇后侧眸看着杨辰,说道:“自上官昭容入了宣政殿,内命文告之事一直无人掌管,紫宸殿也正缺一个秉笔女官。既然她通晓文墨

状态提示: 第三节殿评文章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节殿评文章(2/3) 返回《太平年》目录下一页:第三节殿评文章(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