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第635章 代君王日常(2/2)

文/天子
锦衣状元 | 本章字数:1224   | 锦衣状元txt下载 | 锦衣状元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永乐间迁都北京,遂专以运送郊庙献新及上供品物、军需器仗。其后管运内臣,假托虚增,肆为奸利。”

当时的请旨内容,是要裁撤舰船。

而正月朱四的回复,是“不宜纷更,如弘治年例,以后不许再议增减”。

这份诏书下去,南京锦衣卫还是有办法赚钱,就是以巡江官校的名义,敲诈勒索过往的船只,再次引来民怨沸腾。

朱浩代皇帝批复:“革锦衣卫巡江官校。”

来个一了百了。

……

……

第五份。

涉及到杨廷和弟弟杨廷仪。

朝中有数名言官,以其贪赃枉法,对其参劾。

此人历史上于正德十六年,嘉靖帝刚登基时,便被给事中方凤给参劾贪墨枉法,当时杨廷仪便以疾病为由请辞回乡,而因为朱浩的出现,新皇跟杨廷和势力相斗异常激烈,以至于方凤参劾杨廷仪之事并没有出现。

这就是蝴蝶效应的影响。

到现在,杨廷仪仍旧是“病休”,只是从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上退下来,却一直留在京城养病。

年初病差不多好了,杨廷和觉得跟小皇帝的争斗有些力不从心,便想把弟弟调回朝廷,在旁辅助。

朱四提出开矿后,杨廷和有意重启易州山厂,以杨廷仪以户部左侍郎来兼领此差事,一来是让杨廷仪打进户部体系,干扰小皇帝在户部内有可能进行的改革,再就是以易州山厂的供求关系,影响唐寅开采的煤炭供应。

但杨廷仪这个人……

有点像杨廷和的二儿子杨惇,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没有杨廷和那么深谋远虑,不是做大事的料。

说白了就是一心想捞银子,中饱私囊,名声狼藉。

杨廷和要不是看在杨廷仪有点能力,又是进士出身上,否则也不想用这个弟弟。

朱浩的批复很简单。

不是有人参劾杨廷仪吗?

那就安抚之。

将参劾的人训斥一番,并对杨廷仪一番褒奖,对其能力予以充分肯定,全篇不提任何有关杨廷仪人品问题,也不提其跟杨廷和的关系,总的来说……就是朕知道你有罪,但就是不治你,让你下不来台。

如历史上一样,都是想方设法把杨廷仪逼走,除非杨廷和兄弟俩能厚着脸皮,继续让杨廷仪顶着舆论压力留在朝中。

……

……

第六份。

武宗皇帝驾崩快一周年了,称之为“小祥”,要派人前去康陵致祭。

又是朱四能批但不想面对的问题。

朱浩代上朱批:“遣驸马都尉蔡震往康陵,总揽祭祀等事……”

蔡震是明朝外戚,娶英宗第三女淳安公主为妻,正德朝时,以拷问下狱的刘瑾而名声大噪,终正德一朝,一直都负责大明宗府事,明朝的宗人府负责管理皇亲国戚等事务。

朱四登基,一直想排挤朝中守旧派,按朱浩的计划,那就是不断培植依附于皇帝的新势力。

所谓的新势力,就是前几朝中,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勋贵,尤其是不受待见的皇亲国戚,主要以宪宗皇帝的后嗣为主,再往前就是英宗的,这些人本来就是皇亲国戚,声望和影响力都在,还容易掌控。

蔡震很识相,在朱四登基后不断给蒋太后送礼,甚至私下跟蒋轮接触,示以交好之意。

朱浩这属于投桃报李,让蔡震逐步掌握实权,以皇室宗族的影响力,为小皇帝获得人脉支持。

……

……

第七份到第十二份。

全都涉及朝中人事任免。

并不一定是朝中要害衙门,地方布政使司居多。

吏部虽然已有人员报上,但朱四多不想遵从吏部的核选,便让朱浩从中做点文章。

零碎事,朱浩也只能零碎处理。


状态提示: 第635章 代君王日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35章 代君王日常(2/2) 返回《锦衣状元》目录下一章:第636章 一棒子打死(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