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龙化鸾第二十五章 秋收前的准备(2/2)

文/侠云
攀龙化鸾 | 本章字数:1341   | 攀龙化鸾txt下载 | 攀龙化鸾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风水王吴劫李玄通刘婆子吴劫李通玄诛天劫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开局签到天罡童子功,我无敌了捡漏大师
粪坑,每人能够得到一文钱。而且,金家还管一天三顿饭。

没想到,应募这个工作的人很多。

这项工作是一件长期而且很脏的工作,真正见效,也许要等到明年秋收。

因为,那十亩试验田施肥的时间太晚,恐怕不能起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衣食住行,其实,在古代,寻常百姓为了粮食拼命干活之外,衣服也是非常紧俏的货物。这一点,金知蝉刚刚穿越过来这个时空的时候,就已经亲身感受过没有衣服的苦楚。

一家五口人,别说新衣了。就连金豚儿身上的衣服都是用那个人的旧衣改制而成的。金知蝉和金雀儿呆在屋中几乎是衣不蔽体。

这可是大汉的文景之治,天下承平了近五十年。

在大汉朝,寻常百姓们穿得都是麻制衣服,至于棉花,那是想都不要想。就连最基本的草棉原产地也不在华夏。也许以后,金知蝉见到张骞的时候,可以拜托他出使西域的时候,寻访一下棉花。

种麻就必须挤占种植粮食的耕地,这也是金知蝉大量储备农家肥的一个根本原因。只有大幅度增加了小麦的亩产量,保证整个三仙女镇,甚至是整个东平里的粮食储备,她才能更好的利用那些空闲出来的土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汉武帝刘彻真正亲政前的这段时间,内史地区的粮价还是涨不上去,因此,想要学其他穿越众那样靠着种田发家致富,恐怕要等上好几年。

至于肥皂、玻璃等商品,金知蝉还真不具备这样的科技树,高度数的蒸馏酒,她倒是会弄出来,可是,她在没有给东平里储备下三年粮储之前,甚至是太皇太后没有死之前,她是不准备把这个成为大富翁的利器现在就拿出来的。

铁平毕竟是一个有文化的武官,和三个乡官打好了关系,又从其他里长那里获得了不少的经验。于是,整个东平里的工作都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如今,镇上的很多人就等着秋收,而秋收之后,迁居工作也会彻底收尾。

方小六早就将张铁炎一家请到了镇中。

铁匠铺也开火了。目前,张铁炎正带着他那两个儿子和几个新收的学徒,全力打制镰刀。新打制的镰刀,却是按照金知蝉画的草图打制而成的,样式就是后世的山东大镰刀。

古代华夏的镰刀变化并不太大,而山东大镰刀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刀柄和刀体都有所加长。

而木家人,如今正跟着金知蝉和东方朔呆在一起,建造一座非常特殊的建筑和一套比较复杂的木质工具——水利磨坊和水车。

在大汉朝,百姓们之所以还在吃麦饭,主要的原因,就在人工或者畜力的效率实在是太差,脱壳、磨面的时候,还会耗费粮食。

反正,金知蝉是吃够了粗糙拉嗓子的麦饭,如果真得能赶在秋收之前,将水利磨坊建造起来的话,在今年,她就能够吃上面食了。

当然,在这个时代,除了水利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稳定清洁的能源可以利用,它就是风力。

不过,很可惜,关中八百里秦川,全都是平原地带,可利用的风力资源非常稀缺。

古代老式风车磨坊必须要在至少四五级风才能转动,而关中地区一年当中,如果建造这种风车磨坊的话,其能够工作的时间,加起来能凑够二个月就不错了。何况,秋收就那么一段时间。古代粮食的保存也是个大问题。磨面的事情,不可能一直等着风车能够运转才工作吧!

因此,想要建造风车的话,必须找到一年中风比较多,而且风力比较大地方。关中地区就不合适。

而水利磨坊在北方,当然在冬天停止工作,而且,相对于风车磨坊,水力磨坊耐用度就要差了很多。

木质的水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换,而一座风车磨坊建造起来的话,就能够用很长的时间。算是各有利弊。


状态提示: 第二十五章 秋收前的准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十五章 秋收前的准备(2/2) 返回《攀龙化鸾》目录下一章:第二十六章 二小姐的秋收(快捷键→)